
几个月前“深圳一公里内就有100家智能音箱厂商”的描述言犹在耳,现在,智能耳机又开始从纷杂的硬件市场中冒出头来。
2017年,是一场属于智能音箱厂商们的狂欢。苹果在6月的WWDC(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)上发布全新的智能音箱HomePod,将这种气氛推向了高潮。一时间,包括阿里巴巴、喜马拉雅等互联网公司都陆续推出了音箱产品。
对于巨头而言,智能音箱是他们眼中搭建智能生态的最佳入口。亚马逊在这方面走在了前面,旗下智能音箱Echo已经成为海外家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将上述先例复制到国内,正是阿里巴巴等巨头们想看到的。
但西学东渐从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。用户习惯、网络环境、基础设施、生态成熟度——这些都成为阻碍智能音箱在国内市场发展的问题。
因此,即便是国内的互联网巨头们不断推出五花八门的音箱产品,消费者的桌面上还是鲜有它们的身影。更多时候,智能音箱只是以一个“新鲜玩意儿”的角色,被少数热衷于尝鲜的用户买走。
在此背景下,一些公司开始寻找新的智能交互入口。更贴身、使用时间更碎片化的耳机,成为它们的下一个目标。